《乳业科学与技术》第三届编委会
顾 问:贾志忍 袁以星 潘迎捷
副主任委员:刘振民 王守伟 赵 燕
委 员:(按汉语拼音顺序)
白凤翎 渤海大学
陈 钢 南昌大学
陈 刚 北京工商大学
陈 合 陕西科技大学
陈 卫 江南大学
陈历俊 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
陈庆森 天津商业大学
陈尚武 中国农业大学
邓泽元 南昌大学
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
董明盛 南京农业大学
冯 涛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
冯仰廉 中国农业大学
高学军 东北农业大学
葛武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顾 霆 苏州悦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顾瑞霞 扬州大学
郝力壮 青海大学
何国庆 浙江大学
胡志和 天津商业大学
霍贵成 东北农业大学
姜毓君 东北农业大学
姜瞻梅 东北农业大学
乐祥鹏 兰州大学
李安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
李 春 东北农业大学
李 欣 南昌大学
李艾黎 东北农业大学
李翠枝 内蒙古伊利集团
李平兰 中国农业大学
李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
李晓东 东北农业大学
李云飞 上海交通大学
刘 慧 北京农学院
刘 宁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刘东红 浙江大学
刘会平 天津科技大学
刘建新 浙江大学
刘丽波 东北农业大学
刘少伟 华东理工大学
刘小杰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
刘小鸣 江南大学
刘永峰 陕西师范大学
刘宗平 扬州大学
卢 剑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研究院
罗毅皓 青海大学
罗永康 中国农业大学
吕加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
马 莺 哈尔滨工业大学
马 伟
江南大学
马爱民 华中农业大学
毛学英 中国农业大学
孟祥晨 东北农业大学
孟岳成 浙江工商大学
潘道东 宁波大学
逄晓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彭亚锋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
钱 方 大连工业大学
邱德义 中山海关技术中心
任大勇 吉林农业大学
任发政 中国农业大学
双 全 内蒙古农业大学
孙庆申 黑龙江大学
孙万成 青海大学
孙向东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
孙志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
唐善虎 西南民族大学
王存芳 齐鲁工业大学
王加启 中国农业科学院
王俊国 内蒙古农业大学
王俊平 天津科技大学
王 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王毕妮 陕西师范大学
王世杰 河北科技大学
魏 华 南昌大学
文鹏程 甘肃农业大学
武俊瑞 沈阳农业大学
乌日娜 沈阳农业大学
胥 伟 武汉轻工大学
徐明芳 暨南大学
杨 洁 新疆大学
杨贞耐 北京工商大学
于景华 天津科技大学
翟齐啸 江南大学
张 灏 江南大学
张 岩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
张 沅 中国农业大学
张柏林 北京林业大学
张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
张佳程 青岛农业大学
张兰威 中国海洋大学
张少辉 上海交通大学
张书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张现龙 东北农业大学
张艳荣 吉林农业大学
张耀广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
张源淑 南京农业大学
朱秋劲 贵州大学
《乳业科学与技术》第一届青年编委
崔 强 四川农业大学
杜兵耀 河南农业大学
公丕民 中国海洋大学
关博元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
李柏良 东北农业大学
李墨翰 沈阳农业大学
李 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马佳歌 东北农业大学
时 佳 东北农业大学
孙晓萌 东北农业大学
王鲁良 鲁东大学
王筠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袁 磊 扬州大学
张国芳 东北农业大学
张晓宁 齐鲁工业大学
张兴中 西华大学
赵丽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朱成林 西南民族大学
《乳业科学与技术》杂志简介
《乳业科学与技术》杂志创刊于1978年,主管单位为光明食品(集团)有限公司,主办单位为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,协办单位为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食品杂志社。《乳业科学与技术》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,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,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:ISSN 1671—5187,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:CN 31—1881/S。双月刊。本刊为集乳畜与乳品两大行业及相关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期刊,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,2011、2013、2015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定的 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库》,2012~2023年连续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“中国科技核心期刊”,影响因子稳步提高,还被《英国食品科技文摘(FSTA)》、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、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》、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、《万方数据库》等数据库全文收录。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大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各级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、工程技术人员、硕士博士研究生、管理人员等。本刊主要栏目设有:基础研究、生物技术、加工工艺、质量安全、包装贮运、分析检测、乳畜科技、机械设备、专题论述等。
征稿范围:
(1)乳品科学基础研究;(2)乳品营养与人类健康;(3)乳品加工、保鲜及贮运技术;(4)乳品微生物及生物发酵技术;(5)乳品加工专用添加剂开发与应用;(6)乳品加工机械研制、包装新技术;(7)乳品功能成分及香气成分分析;(8)乳品质量安全与药物残留分析技术;(9)乳类生产可追溯体系及保障技术;(10)乳业安全法律、法规、标准的研究;(11)乳品工业发展政策与新举措综述;(12)动物基因与乳类品质的关系研究;(13)饲养环境及条件与乳类品质的关系研究;(14)乳畜营养需求、生理生化、繁育研究;(15)乳畜饲料及添加剂研发;(16)乳畜饲养管理、环卫、保健和疾病防治;(17)挤奶和畜牧机械研发;(18)乳畜场的建设和经营管理。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评价网